中加关系急速冰冻,深层原因竟是这些!岁月静好仍需时日

最近的中加关系,显然比这个冬天更寒冷。由于孟案的发生,两国的不信任达到近年来的顶点,不仅计划中的自贸谈判成为泡影,很多经贸和文化往来也受到影响。

这样的结果令人心痛。作为一个在加华人,最大的期望就是两国求同存异、和睦相处。

心痛之后,忍不住反思,中加关系怎么就到了这个样子?难道就是被一个引渡案给搅的吗?思来想去,越来越觉得,孟案不过是一个导火索,或者说是一个催化剂。实际上,中加之间的关系,一直是表面热闹、内在冷淡。
 
这种冷淡,不是哪一个国家、哪一个领导人的问题,而是两国之间的结构性问题。

先来说加拿大。
 
加拿大主流社会对中国,从内心里缺乏亲近的强烈愿望。总体感觉,加拿大主流社会与美国不太一样,美国社会更加多元化,既有理想的一面,更有实用的一面。如果说奥巴马总统代表了理想派,特朗普总统则代表了实用派。这种两面性让他们对中国有不满、有仇视,但是也会有深度的了解与合作。
 
相对来说,加拿大人比美国人更加理想化,或者说更“纯真”,对自己的价值理念更在乎。这种倾向在尊重英国、接纳难民、批评沙特、看不上特朗普、向中国提出“进步”贸易标准等问题上体现得非常明显。由于这个原因,加拿大人对价值观念迥异的国家,根本不抱强烈了解和合作的欲望。

在美国,想找一个中国专家、中国通,易如反掌;在加拿大,要想找一个这样的人才,恐怕并不是太容易。
 
对中国了解的匮乏,反过来又加剧了加拿大对华的偏见。在不少加拿大人眼中,中国可能还是一个与朝鲜、古巴政治大同小异的国家。他们不满意中国政治,批评中国人权,甚至希望以自由贸易谈判,改变中国人权。
 
当然,加拿大人对中国缺乏合作兴趣,并不是纯粹价值观使然。加拿大的对外贸易格局,决定了加拿大的外交观念。长期以来,加拿大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,70%左右的出口产品都流向美国。只要美国经济一天不倒,加拿大经济就不会掉入冰窖。

虽然说,在保持对美贸易的前提下,再开拓一个中国市场、亚太市场,再好不过。这也是特朗普上台后最想突破的地方。但是,中国市场再好,对加拿大来说也是辅助,不可能替代美国。因此,加拿大在开拓中国市场上,始终不能排除干扰,集中精力,深化贸易合作;加拿大人也始终不曾真正将中国市场作为“救命草”。近年来,加拿大人对中国企业的欢迎程度逐渐下降,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。
 
再来说中国。
 
中加关系是由两个国家决定的,一个巴掌拍不响。中加关系沦落到今天这个程度,不能说全部是由加拿大造成的。至少在某些方面,我们中国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。
 
首先,笔者在与国内朋友交往的过程中,包括在网络上看到的信息,经常能感受到中国人根深蒂固的“天朝上国”观念。中国历史太悠久、国家太大、经济太兴旺,以至于很多人从内心里没把中小国家当回事。在他们看来,中国地大物博、朋友众多,缺一个加拿大这样的朋友无所谓。目前的中国对外贸易格局,似乎也提供了例证。对中国来说,来自加拿大的贸易额实在无足轻重。

其次,加拿大人对中国有成见,中国人看加拿大也经常带上有色眼镜。在不少中国人看来,加拿大就是美国的“傀儡”、“附庸”,根本没有任何独立性可言,只要抓住了美国的“七寸”,对加拿大将不战而胜。他们不知道,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非常复杂,远远不是一个“附庸”、“傀儡”所能涵盖。可惜,由于各种原因,多数中国人根本无从了解。倒是一个孟案,更加强化了长期以来的简单判断。
 
由于至少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,我们中国人除了知道加拿大教育发达、风景优美、“加拿大鹅”比较上档次,对加拿大的了解实在有限。我们根本不知道加拿大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,有着什么样的想法。
 
这几年,中国国内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急速升温,很多被遗忘或从未被关注过的国家,都被提上了研究和讨论日程。但是,加拿大研究依然不冷不热、聊胜于无,从政府到民间,似乎也没有人在乎这个。

如果不是大量华人移民和留学生来到加拿大,中加两国关系很符合孟子“老死不相往来”的理想。
 
对于这种局面,夹在两国之间的华人,当然并不乐见。但是,有时候我反过来想,这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,倒也不全是坏事。“老死不相往来”固然代表了冷淡,但是也意味着稳定。换句话说,中加关系不会热乎到称兄道弟,但也不会恶化到你死我活。
 
国家与国家之间平平淡淡,最起码是可以接受的中策。

 

本站记者转载于:加拿大乐活网

北美新闻网

联系方式

联系我们

在线人数

目前有 53 游客 和 0个会员 在线

免责声明